抽纸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抽纸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各怀绝技的紫砂传承人-【新闻】

发布时间:2021-04-08 03:35:50 阅读: 来源:抽纸厂家

各怀绝技的紫砂传承人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全面启动以来,各种展览和展演已经举办过数次。这次传承技艺展演,把近20位传承人聚在一起现场展示制作工艺,使观众与传承人亲密接触,了解工艺流程,更能感受传承人的风采,体验他们文化人生的甘苦,对非遗和传承人的认识更加明晰了。

汪寅仙:货真价实的大师

有人说现在是大师泛滥的时代,但在我国的工艺美术界,大师却是货真价实的称号。宜兴紫砂壶制作工艺是*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汪寅仙便是一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记者来到展厅一层宜兴紫砂壶的展区时,汪寅仙正在兴致勃勃地向聚集的观众演示制作壶身的工序,一团紫砂泥在她手里用竹篦和刀片拍了又抹,光洁可鉴。一个小孩问:像个面包。这是真的面包吗?边上的观众逗他:对,瞧这面包上抹的都是巧克力。大家笑开了。

要不停地拍,用竹篦刮来正形,然后刮去泥里的气泡。她边演示边讲解, *道工序工具用竹头*。为什么呢?泥还没干,竹头不粘泥。大家边看边提出问题,对她的演示鼓掌叫好。她说,做这样一个简单的壶至少要用一周时间。

听了记者的自我介绍,汪寅仙取出自己的画册,如数家珍地向记者和周围的观众介绍自己的作品。她1956年考入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吴云根、朱可心等*艺人,后来曾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习,作品被北京故宫博物院、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英国大英博物馆等多家博物馆收藏,海内外许多藏家也都向她订做作品。

她曾以松、竹、梅等传统元素为素材创作过许多作品,其中松系列壶身的松皮,都是一块块单塑出来贴上去的,每一块都不一样,层次丰富,变化多样,耐人寻味。其中有一件上世纪90年代的《明月松间照》,用虬曲的树枝弯下作提把,树枝上的松针披在壶身上,一轮明月掩映其间,壶身上刻出一丛松树林,构思精妙,意境悠远。除了松、竹、梅,柏树、木棉以及南瓜、西瓜、柿子、鸡蛋、葡萄等无不入其目而出其手,有传统元素亦有现代风格,令人叹为观止。

谈话之间,有位老先生拿来一把自己收藏的紫砂壶请汪寅仙鉴定。她拿来在灯下一看,说:这是假‘杨彭年’。旁人问起缘由,她说:刻字用的是‘利用’印,‘利用’是民国时期一个陶瓷商店,杨彭年是清初的人,而且这个活也不像杨彭年的。她还补充一句:这壶上字和画刻的水平比做壶的水平高。大家都非常叹服,又鼓起掌来。

吴钊:古调须珍爱

一进二层非遗展演的展厅,就可见到中国艺术研究院收藏的一张古色古香的南宋鸣凤琴。古人弹琴,要静坐焚香,而展厅里人声较杂,自然不适合弹琴。

古琴艺术的*代表性传承人吴钊,生长于书香世家,叔祖即为*学者吴梅。他自幼受到昆曲、古琴等中国传统艺术的熏陶,1953年始师从琴家查阜西,后师从琴家吴景略;1959年入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师从音乐史家杨荫浏;2001年起任中国古琴研究会会长,后改任北京古琴研究会会长。

吴钊非常清癯,演出时常着一灰白色长衫,更显得仙风道骨。每当操琴,他的手型非常好看,而他也强调对前人弹琴的手型和指法的传承。他说:现在学习弹琴要端正传承的态度,学的人应当力求学像、学好,把老一辈的技艺传承下来,不要随便就强调自我发挥。

谈到古琴艺术近年来呈现的局面,吴钊说:会弹琴的人还不少,但能保存古琴艺术传统形态的人就不多了。要好好传承古人的技法和散板节奏的处理方法,虚音实音的处理要按其原有规律去弹。现在学院教学把自由节奏去掉了,改用西方音乐方法来处理,这是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有些人认为把旋律弹出来就可以了,用什么指法不重要,这就把古人的构思全面破坏了。对有心学习古琴的学生,吴钊也不客气地说:不要碰到弹古琴的就拜师学艺。

陈应鸿:学木偶需要聪明与勤奋

一层展厅有个小舞台,*传承人陈应鸿正在表演泉州提线木偶:有个贪玩的小沙弥,下山化缘时不得已要念经,可惜平常不用功,于是想先温习一下,结果念得是颠三倒四,这时天上雷雨大作,小沙弥以为是菩萨嫌他念得太差,怪罪下来了,吓得连滚带爬地逃回山去。节目诙谐幽默,虽然是用闽南语演出,仍然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时间已经是中午,陈应鸿要去吃饭了,晚来的观众请求说:我们是外地来的,下午就回去了,请你再演一遍吧。观众喜欢提线木偶,陈应鸿也非常高兴,又为他们演了一遍。

陈应鸿来自泉州木偶剧团,这是在木偶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提线木偶表演《四将开台》就来自他们团。

陈应鸿1978年始学木偶,当时正值文革之后,国家恢复传统艺术,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福建省艺术学校木偶班。入学之初,提线木偶的老艺人们像杨度、陈天恩等都在,年龄*的70多岁,而学生是小学毕业后考进来的,*小的才9岁,于是当时人们送了这个木偶班一个美称,叫做公孙班。泉州提线木偶有4个行当,生、旦、北(花脸)、杂(丑),当时陈应鸿学习的是小生,主攻这一门外,别的也都要会。经5年学习,陈应鸿毕业后到了泉州木偶剧团实习,师从*艺人黄奕缺,习杂和木偶内部结构制作、线位设置。

陈应鸿学习非常勤奋。提线木偶的剧本称为簿,他能传承全簿《目连救母》及数十出落笼簿传统剧目。《目连救母》由三藏取经、李世民游地府、木连救母3个部分组成,是连台本戏,*6个小时的话可演7天7夜,因为涉及宣传封建迷信,文革前就被禁演了,到上世纪80年代初还未开禁,但地方对此已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杨度就牵头恢复这个戏。但到90年代中期还有1/4未传承下来时,杨度得了绝症。他把陈应鸿叫到床前,说:这本戏如果在我手上失传,我也无颜见我的老师了。杨度打算拼却*后的精力把这戏传给他,他用录音机与笔将1/4的《目连救母》整理了下来。

陈应鸿还透露,木偶里的剧本不是随便一个演员就可以演,只有一个提示,要经过口口相传,才知道要唱什么、道白是什么,这也是古代一种知识产权的保护措施。提线木偶共有42簿,现在已经没有人能够全演,但民间有人曾看到过演出,应当可以恢复出来,但是这要花费很大的精力。而现在为了生存,剧团要两条腿走路,首先是演传统的东西,但有些观众不喜欢看了;还要演经过改革的新节目,要迎合观众。对于恢复传统的剧目,陈应鸿的语气里透出些无奈。

刘静兰:又像又不像的剪纸

在内蒙古剪纸的展区,一张红桌布上平铺开十二生肖的剪纸作品,趣味盎然,令人百看不厌。2006年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和文联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刘静兰正在为观众演示剪纸的过程。

她在内蒙古乌兰察布长大,家乡那时每年都剪窗花,她六七岁时就照着样子动起剪刀。后来纸窗变成了玻璃窗,剪纸便少了。1983年,刘静兰到包头的工厂工作,厂里搞职工书画展,当她看到有剪纸作品时非常惊异,问:这也能展览?工会的负责人说:这是民间艺术,也很美。这牵动了刘静兰儿时的兴趣,但由于当时不会创作,也没有图案样子,她就去找当地一位美术老师兰尚廉想学画画。知道这位老师的人可能不多,但他有个学生知道的人却不少,那就是当代*画家刘大为。

兰老师问:你这么大年龄还来学画画?

我想学剪纸。

我的学生都是要考美院的。而且我不能教你,不然洋的没学会,土的丢掉了,你回家照着窗花花学吧。

经过老师指点,刘静兰开始注意收集窗花的样子。每年春节回老家,她都一家一家寻样儿,找到了,便用蜡烟熏在纸上带回。亲友们知道她对这感兴趣也给她寄。乌兰察布到包头打工的人很多,刘静兰也托认识的老乡回家搜寻。经过努力,她共收了500余幅作品,其中200多幅已经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她的剪纸剪得越来越好,并开始吸取样儿的元素自己创作。1994年她还参加了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大展,受邀到中央美术学院讲学。去年文化部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巴黎举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她也受邀前往表演剪纸。

造型不像画画那么‘标准’,但是又像又不像的感觉和虚实搭配都很美。这是刘静兰对剪纸的体悟,竟与齐白石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相通。

这次的展演活动不能包举所有的非遗项目,短短的文字也不能讲述所有的传承人的故事,只选择了其中的几位。此外如厦门漆线雕、潮州木雕、杨家埠年画等,许多非遗项目的传承人都在现场为观众作了展示,而这对于我国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只是沧海一粟。这些文化传承者的故事,值得我们一一追寻。

济南产品设计

长治产品设计

伊犁产品设计

襄阳产品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