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售食品安全不能总让百姓“撞大运”
网售食品安全不能总让百姓撞大运
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5.69亿,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到3.64亿。然而,一些自制食品披上家庭作坊、妈妈味道的外衣,通过网上购物平台,渗入普通人的生活中,留下了安全漏洞,消费者网购食品只有抱着撞大运的态度,不出问题则已,出了问题将面临无人担责的尴尬境地。
网购食品的流行,彻底改变了购物习惯。然而,安全隐患自从网售模式出现之初,就伴随左右,成为不能回避的问题。不管是时尚零食还是酒水饮料,不管是餐饮外卖还是手工美味,都存在着风险。这其中既有原材料的问题还有制作工艺的问题,既有送达途中的环境污染问题还有道德败坏者的故意为之问题。
曾经出现的网售食品安全现象,让我们的神经绷得紧紧的。我们既欢喜互联网给生活带来的便捷,又担心哪个环节一旦出现问题,给舌尖安全带来危害,在又爱又恨情绪里,只能是吃的胆战心惊。很多消费者网购食品抱着撞大运的态度,期待每一次都能是好运连连。
前几天,网红猫逃亡国外之后终于投案自首了,这是迫于强大的追逃手段的压力而不得不自首的。这个网红猫依靠自己的直播间销售了大批存在安全隐患的食品,有假冒伪劣的,也有三无产品的。这其实只是网售食品的问题单方面的呈现而已。
网售食品的问题,具体来说有几方面:成为假冒伪劣食品的汇聚之地,一些违法企业感到网络具有隐蔽性,将自己的产品低价销售给平台。当然,他们也是有底线的,这个底线叫吃不死人;网售平台为了利益,对网络店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图能够从销售利好里获得利益;很多食品打着私房、手工、妈妈的味道的名义销售,其实就是三无产品;承接送达的人员素质不高,把劳累的气撒到顾客的身上,比如一位送达员竟然将唾液吐在饭菜里,一位送达员将小便撒到餐盒里。
网购消费模式具有滞后性,消费者无法像在餐厅或超市一样对商家的卫生和食品安全情况有直观的了解,给不法分子提供了空子。为此国家有关部门一次次出台具体管理规定,然而问题还是发生。网售食品是好事情,但是一定要确保老百姓的每一顿饭都吃得放心。这需要进一步落实规定,事前设置好门槛,事后对接好处罚。
网售食品,不能总让百姓吃的心惊胆战。
TAG标签:
肝腹水的检查方法有什么膀胱炎的护理方式是什样的
外阴癌的临床症状
什么措施可预防颈部皮肤恶性肿瘤